随着各行业复产复工,餐饮服务也逐渐复苏,小食杂店、小餐馆等陆续开门营业。日前,记者跟随北京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走访检查时发现,各区针对开业的餐饮商户反复摸排检查,重点检查“一米线”、“就餐间距”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,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“两不误”。

顺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顾客登记、测温情况。受访者供图
小餐馆、小食杂店复工,市场监管提前介入
记者日前跟随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了辖区的7-11便利店和小餐饮企业,对从业人员和经营场所的防控情况进行了询问检查,包括是否有外埠返京人员、外埠返京人员是否按要求隔离或居家观察14天;公共餐具是否一人一用一消毒等。
据执法人员介绍,小食杂、小餐饮等食品行业底数多、人员杂、防疫意识相对淡薄,一直是各区市场监管部门防疫工作的重点风险环节。针对小餐饮、小食杂等市场主体,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复工前提前介入,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要求各主体立即认真整改,并及时通报属地街道办事处,为属地街道统筹复工工作提供参考。目前,东城区小食杂、小餐饮有844户已经复工,复工比例46.1%。
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,发现食品经营主体有复工复产意向的,会积极为其提供相关政策咨询,并配合属地街道做好复工复产审核工作;针对疫情防控以及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开展检查;餐饮企业在复工复产前,需签订承诺书,承诺复工复产期间严格按照食品行业防控指南落实防控主体责任,强化职工健康监测、场所消毒通风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。